7月21日-23日,成都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《裝配式建筑部件部品系列基礎性團體標準制定》審評會在芙蓉飯店順利召開。該項目是2024年成都市社會組織發展專項基金建圈強鏈項目,得到成都市民政局、成都市慈善總會的大力支持。來自科研、高校、設計、生產、檢驗檢測單位專家組成的5人審查組對裝配式建筑三項基礎性團體標準《工業化混凝土部品性能評價通則》《住宅用混凝土部品尺寸協調標準》《建筑用混凝土部品質量評定和檢驗標準》送審稿進行了系統性審查,三項標準通過專家審查,為成都市裝配式建筑行業標準化發展奠定重要基礎。

嚴格評審流程,確保標準科學性與適用性
《住宅用混凝土部品尺寸協調標準》、《工業化混凝土部品性能評價通則》、《建筑用混凝土部品質量評定和檢驗標準》三項團體標準審查組由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主任委員、教授級高工張瀑、四川省川建院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章一萍、西南交通大學教授崔圣愛、四川省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顏有光、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高級工程師李亮共5人組成,會議推選四川省土木建筑學會張瀑擔任專家組組長,主持對三項團體標準送審稿展開逐條、逐款地專業審查。
審查組認真聽取了3個標準編制組關于立項背景、編制過程、主要技術內容的匯報,逐章、逐條審閱了標準送審稿,并就標準關鍵技術指標、試驗方法、適用性等內容展開質詢與討論,并提出多項修改意見,強調標準需兼顧“技術先進性”與“工程實用性”。經過三天的嚴謹審查,專家組一致認為:
1.標準技術內容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強制性標準要求。
2.標準具有科學性、適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3.審查組同意《住宅用混凝土部品尺寸協調標準》、《工業化混凝土部品性能評價通則》、《建筑用混凝土部品質量評定和檢驗標準》通過審查,建議編制組根據專家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,形成報批稿后按程序發布實施。

助力產業升級,推動行業規范化、高質量發展
此次三項團體標準的通過,標志著成都市裝配式建筑部件部品標準化體系建設邁出關鍵一步。標準實施后,將有效規范生產企業的技術行為,提升部品部件的通用性和互換性,降低產業鏈協同成本,為工程質量安全提供技術保障。
成都市建筑材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何國惠表示,下一步編制組根據審查組意見盡快完成標準修改,按程序報批、發布。后續協會將在全市范圍內對三項標準進行宣貫與推廣,通過“標準引領+產業協同”模式,助力成都裝配式建筑產業向規模化、規范化、高質量發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