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語:從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到下定決心主動學習,從外行“黃師傅”、每月比別人少拿好幾百元,到成為礦上數一數二的綜采維修能手,重慶能源集團南桐煤礦維修工黃慶中——
家里的指望,把混日子的他變成能手
黃慶中,44歲,重慶能源集團南桐煤礦綜采一隊維修工。雖然只是一名普通的維修鉗工,可在礦上,上至礦長、下至工人都知道他,對他這5年中的巨大轉,不論是工作態度,還是維修技術,他們都看在眼里。
近日,筆者去隊里找他,了解了他這幾年的變化。
入礦前幾年——混日子
到今年,黃慶中到南桐礦工作剛好10年,或許是因為經歷比較多,他外表看起來有50多歲的樣子,給人一種滄桑感。
“來礦上的前幾年,都被我荒廢了。那時,我的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。”他說,剛來礦的時候,他每天只是給師父拿拿工具包、找材料,根本就不想學技術。大家私下都叫他“黃師傅”(重慶人用“黃”揶揄外行)。
2012年,根據重慶能源集團“四化”建設戰略部署,南桐礦首先加快采煤機械化建設速度,在原有兩個綜采隊的基礎上,組建綜采三隊,上馬第三套綜采機組。黃慶中從綜采二隊調到綜采三隊,脫離了師父的“懷抱”。
重要的決定——轉變
“剛調到綜采三隊時,綜采設備剛剛安裝,檢修工作非常重。沒有師傅在邊上照應,我的技術根本不過關,那段時間真是焦頭爛額。修不好設備,不僅影響生產,還影響安全。” 黃慶中說。
有一次,因他沒能把開關修好,不僅影響了當班生產,還差點因此發生安全事故。事后,隊里扣了他300元錢。
根據“四化”建設需要,礦上為鼓勵員工學技術,出臺了多項激勵政策,工資分配也向技術型員工傾斜。由于技術不過關,每個月發工資時,黃慶中都要比隊里維修骨干少好幾百元。
黃慶中有兩個女兒,當時大女兒正在讀高中,學習成績很好,考上大學后,每年都要交一筆學費。小女兒在讀初中,學習成績也很不錯。老婆沒有工作,全家人的生活和女兒上學的費用全指望他一個人的收入來維持。
如果自己有個三長兩短,家怎么辦?女兒怎么辦?他開始對自己以前的行為感到懊悔。“如果不學好技術,不但會害了工友、害了自己,還會害了女兒、害了家。”黃慶中下決心要學好維修技術,做個好員工、好父親。
主意打定后,心態轉好了,行動就積極起來。他到礦上的職工書屋借來各種關于綜采設備檢查維修方面的書,一有空就拿來翻;檢修中遇到不懂的,就放下架子向工友請教;有維修任務,往往主動要求參加,不再“袖手旁觀”。慢慢地,他的維修技術變得越來越好。
2013年底,根據工作需要,礦上將黃慶中調到綜采一隊。
“現在,井下開關、溜子、液壓支架、乳化泵等常見故障的檢查維修絕對沒有問題,電牽引采煤機的常見故障也可以解決。我的月收入也從以前的1000多元提高到了4000元左右。”現在,黃慶中為自己及時的轉變和取得的進步感到自豪。
工作生活——越變越好
在黃慶中維修技術提高的同時,礦區環境也悄然發生著變化。“2012年6月,礦年產120萬噸擴能改造完成,同月井下平巷開通人車;2013年10月,新職工食堂建成投用,吃飯不再東跑西跑;2014年5月,進礦的公里鋪上了瀝青,再也不用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。礦上還聯系公交公司開通了夜班交通車,解決了回家難問題……”他掰著手指說。
五年里,黃慶中的家里發生了兩件大事。一是他的家從井口翻籠邊的矮房子搬到了干凈明亮的棚改新區。“以前,最惱火的就是睡覺和上廁所。我經常上夜班,需要白天睡覺。常常是我這邊剛睡著,那邊翻煤的礦車‘哐’一聲,馬上就被驚醒。有一次,我老婆晚上去上廁所,回來的時候摔在溝里,弄得又臟又臭,非常狼狽。現在好了,這些都過去了。”黃慶中高興說。
二是女兒考上大學。去年,黃慶中的大女兒考上了重慶大學,這給他長了臉面,高興得逢人就說。小女兒如今在讀高中,學習成績也很好。“她們是我的驕傲,也是我工作的動力。”老黃有些皺紋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。

作者:重慶能源集團南桐煤礦黨群科:宗德瑜
聯系電話:13658355026
地址:重慶市萬盛經開區南桐煤礦黨群科
郵編:400803